首页 > 与君重逢时 > 第570章 敢于说话的真朋友

我的书架

第570章 敢于说话的真朋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尊重和包容是一种美德,它使我们更加成熟和宽广。当我们能够接纳和欣赏他人的存在,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宽容和善良。就像大海融容了千百条细流,在宽广的怀抱中,每一条细流都有其重要的地位。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教会了我们宽容和接纳的重要性,让我们成长为更好的人。在学校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有的同学擅长数学,可以轻松解决复杂的问题;有的同学擅长语文,善于表达和写作;还有的同学喜欢体育运动,展现出卓越的身体素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芒和闪耀点,我们应该欣赏和鼓励他们,给予他们发光的舞台。就像战斗机编队一样,每个战斗机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和任务,只有默契配合,才能完成飞行的艰巨任务。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包容。无论是不同的国籍、种族、宗教、性别、能力还是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奉行尊重和包容,才能创造出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力。

学会尊重和包容不同的存在,欣赏每个人的独特之处。就像一只蜜蜂去采集花朵上的花蜜,不论花朵的颜色和形状如何,它都是珍贵的。

所以,即便小樊最后还是选择“离开”米修,她也会真心的尊重并祝福。

人就是这样,喜欢刻意抓住虚无,太注意结果,但人生中很多事情也是强求不来的,所以得到的结果总是事与愿违,而那些不曾被关注,无心促成的事情,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美好!所以不必刻意追求忘记初衷,虽未必是心中所愿,但保持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心态才尤为重要!

要相信,一个人,没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真的,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因为你不是水,也不是氧气,更不是人民币,你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存在,但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你不必让所有人都满意。

人活着,最怕的就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一直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可是活到最后,却给自己留下了很多遗憾。

据说,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便是没有好好为自己而活,活得不像自己。

说实在的,要想做到不在意别人的眼光,确实挺难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真的,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所以,你也无须让所有人都满意。谁在乎你,你就在乎谁,谁不在乎你,你又何必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呢!

我们都是有问题的人,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尽心尽力做好自己,让自己满意!

自己满意的人生,就是最好的人生,至于别人满不满意,你又何必那么在乎呢!

每个人都不完美,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做好自己即可。

这个世界,谁都不完美,所以,你也不必追求完美,更不必让所有人都满意。

你做得再好,总有人挑毛病,你做的再不好,也会有人给你鼓掌,如果没有,就自己给自己鼓掌。

人活着,做好自己即可,至于别人满不满意,真没那么重要。你是在为自己而活,又不是为别人而活,你不必去讨好所有人,让所有人都满意,况且,你也做不到。

你要知道,人生的完美,在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算你已经很接近完美,你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人活着,别人认不认可你,不重要,自己认可自己就好

人活着,不一定要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别人认可你,又怎样?不认可你,又怎样?该怎么活,还得怎么活。

做人要明白,人这辈子,最重要的是,自己认可自己,这比什么都重要。有人认可你,你要感激,没人认可你,你要始终相信自己。

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来讨好谁,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而是要让自己满意,让自己认可,这个道理,你要明白。

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用不着拿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过自己的生活,让别人去看吧。做人,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即可,其他的,就别太在意了!

众口难调,众心难悦,一切从心,一切由心。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口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再好吃的菜,也有人不爱,再好的想法,也有人反对,众口难调,众心难悦,你要明白这个道理。

做人,一切从心,一切由心,仰不愧天,府不愧地,无愧于人,无愧于心,至于别人合不合口味,赞不赞成,就不重要了。

我们不必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也不必为了迎合他人的想法,而说着违心的话。

做人,做最真实的自己,忠于自己的内心,活得开心,笑得坦荡,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像傅亦瑶,她知道自己的问题,也看得到身边人的缺点。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她会放大对方的优点,在不影响两个人相处的前提下,缩小对方的缺点,也会在对方的缺点影响到他自己的时候,明确的指出问题所在。

真朋友,会说实话,会指出你的缺点。

作家郑渊洁说:“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放纵他的缺点。”

人性的弱点是,喜欢听好听的话,但那些奉承恭维的话,很多都是温柔的陷阱,只会让人固步自封,越陷越深。

唐昭宗时,军阀朱温的势力越来越盛,渐渐地把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了。

为了给进一步篡位做准备,朱温逼迫着昭宗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唐朝旧臣们,看着皇帝如此受气,都怀着一腔悲愤,只是敢怒不敢言。

唯有礼部尚书苏循,为了一己私利,不知廉耻地巴结着朱温。

到了唐少宗时,朱温气焰更盛,他要挟皇帝给他加“九赐”,朝臣中有一些人提出非议。

苏循却公开宣称:“梁王(朱温)功业伟大,天命有所归属,皇上应该让位给梁王。”

大家都惧怕朱温的残暴,无人敢于抗衡,于是次年,朱温就逼着少帝“禅位”于他。

这时,苏循等几个人,又百般吹捧朱温的“功德”,称朱温的篡位是“顺天应人”之举。

朱温本想让苏循当宰相,但是却遭到了很多反对,说苏循是“卖国求荣”,“卖主取利”之人。

最后,朱温就作罢了,苏循出卖自己的最终结果是一事无成。

而朱温也是开国皇帝中名声最差、最臭的一个,最后的结局是被自己的亲儿子杀死。

当一个人被无限地吹捧恭维时,内心就会有飘飘然和忘乎所以的感觉了。

这时往往就会把持不住自己,不由自主地犯下错误。

人呐,等到经历很多挫折失败后,才真正懂得,那些心怀不轨,虚情假意的人,才会一直用甜言蜜语哄骗你。

让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好让他渔翁得利。

而那些愿意批评你的人,才是最在乎你的人,才是最值得你深交的人。

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体谅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

“直”代表真诚而正直,朋友之间的交情是基于酒肉、利益,还是道义,就以此为判断标准。

一个对你真正“直”的朋友,他看到你有错误或者可能要犯错误,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提醒你。

这样的朋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你照见自己的不足,一个人如果能有这样的朋友,就不容易犯错。

有一天,唐太宗罢朝回到后宫,突然发怒说:“我该杀了这个乡巴佬!”

长孙皇后听了不解,问道:“陛下要杀谁?”

太宗说:“魏征,这个人不知深浅,每每当众指责我的过失,我忍受不了了,我要杀他。”

长孙皇后听了没说话,退了出去,然后换了一身最庄重的朝服,站在庭院里。

太宗走出房门后看到,非常惊讶,问:“皇后你这是干什么?”

皇后说:“妾听古人有句话:‘主明臣直’,现在魏征能直言不阿,是由于陛下的圣明,能容臣下的缘故啊!有这样君明臣直的局面,乃是千载难逢,国家盛事,妾敢不贺吗?”

太宗听了皇后的话,幡然醒悟,转怒为喜。

夫妻也是朋友,正所谓“妻贤夫祸少”,长孙皇后及时地用委婉的方式劝谏了太宗,才让太宗没有犯下枉杀忠臣的罪名。

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直言不讳,真正爱你的人,才会希望你少走弯路,改正缺点,飞得更高!

陈毅元帅也有句诗:“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

敢当面批评你,对你苦口婆心,耐心相劝的人,千万不要用敌对冷漠的态度,寒了他们的心。

韩寒曾说过一段话:“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可以说,我们选择了和怎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拥有怎样的人生。

如果你选择那些总是甜言蜜语奉承你,即使看到你犯错也不会告诉你的人,那你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那些敢于指出你的错误,直言你的不足之人,一定是最在乎你的,真心为你着想之人。

他们是你的良师益友。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更要用一颗成熟理智的心,面对那些赞美和批评的语言。

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很多甜言蜜语,但会把对你的爱藏在每个细节里。

傅亦瑶会根据每个人的性格,选择不同的方式。心思敏感的人,她就会委婉地提示对方;自尊心强的人,她就会默默地给对方演示一遍正确的处理方式;接受能力强的人,她会选择直接沟通;懂得自省的人,她甚至只会给对方一个眼神……

正所谓“对症下药”,傅亦瑶觉得,这四个字,适合很多人、很多事。

不同人,不同事,有不同的处理办法。

这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也没有完全一样的解决办法,生搬硬套只会让自己“捉襟见肘”。

傅亦瑶不会把自己逼上绝路,也不会对别人“赶尽杀绝”,给别人留有一丝余地,就是给他希望,就是给他看清真相的机会。

人这一辈子,没有人不会犯错,但有些人,值得原谅,需要一个机会,渡人就是渡己。

《菜根谭》上有这么一段话:“宽人之恶者,化人之恶者也;激人之过者,甚人之过者也。”

意思就是说:宽恕别人的错误,就是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用激烈的态度对待别人的错误,就是要让别人错上加错。

没有人愿意犯错误,但是人非圣贤又孰能无过呢?面对着一个犯了错误的人,你是愿意严加斥责,使他从此以后畏首畏尾呢?还是愿意通过帮助使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来呢?

其实,犯了错误,最痛苦的是其自身,应该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给予他再来一次的机会,常会收到一石三鸟的效果:一能使其感激你的宽厚仁慈;二能使其痛悔自己的过期;三能使其努力改正,以便将功补过。

而且,实践表明,重用有过错的人实际上就是对他的一种强大激励,可以使其一跃而起,创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同时,对于有过错的人才而言,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获得重新证明其价值和展示其才华的机会,尤其是当他们因过错而受到别人的歧视冷落时,这种愿望就更为迫切。

只有第二次机会才有可能弥补先前犯下的过失。如果我们能宽容一点,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鼓励他,而不是打击他,那么也许你真的可以看到奇迹。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