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600章 遥远的前哨(第一更,求订阅)

我的书架

第1600章 遥远的前哨(第一更,求订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在太空之中,水才是一切的关键。

如果没有水的话,一切都是空谈。我所谓的太空梦想,什么所谓的月球永久基地,都不过只是扯淡。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有个说法“在沙漠中,黄金无用,唯水无价。”和70%被海洋覆盖的地球相比,月球就是个超级荒漠。

别说是从水里提供氧气,以满足人们在太空中生存的需求,就连同最基本的喝水都无法满足。

对人类来说,无论是氧气还是喝水,都是在太空中生存下来的第一前提。

为了确保这一点,总不能带着桶装水上月球吧。当然可以带桶装水上月球,但是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这一点,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袁家骝想了一下,说道:

“就目前来说,我们并不知道月球上到底有没有水,但是,即便是月球上有水肯定也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

我们都知道月球的南北两极处有很多地方常年“暗无天日”,接触不到太阳的照射,是“永久阴影区”。冰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得以保存,否则早就被阳光加热挥发掉了。”

也就是根据常识来分析了,事实上,他们压根儿南极到底有没有水?毕竟,他们之前所发射的探测器,要么是进行绕月飞行获得月球表面照片。要么是着陆后,对某些区域进行探测。

“所以,月球南极附近很可能是有水的。

而且南极地区存在着一些高地,全年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始终被光照所覆盖,这样的连续阳光照射可以为基地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袁家骝一一讲述着在南极建立月球基地的优势。最后,他又强调道:
“比如一些陨石坑,他既有被阴影永远笼罩的阴影区,那里可能存在着冰和其他的矿物质。始终被阳光照射的区域可以提供持久而稳定的能源。

在我看来没有比那里更合适的地方了。”

“这仅仅只是可能而已。”

尤金说道。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靠着这种猜测就把着陆点选择在南极的话,这样所担负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太空事业本身就是一种冒险,不是吗?
有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些冒险精神。”

袁家骝笑着说道。

“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那个时候,他并不知道在海的对岸有新大陆。现在我们和他一样。也不知道那里到底有没有水?这就是一场冒险。”

冒险!

这正是太空事业的本质,至少在人类真正于太空中扬帆远航之前,任何太空探索都是如此。

“现在的人类就像是当年的南岛人一样。来到了大海的面前,然后把独木舟放到大海之中,至于大海里会有什么?这只能交给上天。”

在说出这句话之后,袁家骝先是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就像是掷骰子一样,我们把一切都交给运气吧。”

听着他的决定,尤金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你知道的,如果这样的事情放在美国或者苏联都不会被批准的,因为可行性微乎其微。”

之所以不会被批准,非常简单,就是在美国和苏联的太空探索之中,他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上级。

像这样把一切交给运气……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尤其是这种需要花费好几亿元的。尝试,毕竟,如果附近没有水的话,这座空间站注定将会被废弃。

“还好,我们是一家公司,不是吗?”

袁家骝的回答让尤金哈哈一笑,说道:“是的,我们是一家公司,所以我们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只不过……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真正的盈利过。”

其实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从来都不是一家公司。

从一开始的时候,在李毅安的强力干预下,军方跟航天相关的单位,比如海军研究实验室、陆军弹道导弹局、空军火箭发动机研究所等机构的航天部门,均被划归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由此逐步构建了公司的雏形。

虽然是一家公司,但是它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相当于部级单位,和防务部、教育部等平行,它的局长由官邸直接任免,直接听命于官邸。这种政策保证了公司和官邸的统一性,保证许多或有远见或愚蠢至极的计划都能偏执地执行下去。

作为一家公司,它显然超脱了企业的原则——从来不看盈利。

一家公司没有盈利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发展肯定会受到限制。不过,对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来说,首先考虑的并不仅仅只是盈利。

而是未来。

正像公司的职责那样——执着于探索,专注于发现,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
“总有一天我们会盈利的,我相信那一天就在不久的将来。”

“谁知道呢?”

尤金耸了一下肩膀说道。

“我们可以在月球上发现什么稀有的矿物。

或许,到那个时候月球可以变成我们的新大陆,就像美洲大陆一样。提供黄金,白银之类物资,到了那个时候,我想人们才会真正的前往月球。

在那之前……月球可能仅仅只是一个遥远的前哨,一旦没有资金的支持,随时都会放弃那座前哨。”

“遥远的前哨。”

听着尤金的描述,袁家骝深以为然的赞同道。

“是的,月球是一个遥远的前哨,有可能会因为没有资金的支持被人为的放弃。当然,也有可能成为们进军太空的前哨。”

未来是什么模样?
无人知晓。

即便是作为sea太空计划负责人的他们在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也仅仅只是在那里简单的畅想一下。
当他们在那里畅想着未来的时候,在印度洋上的极乐岛,来自本土的宇航员们正在这里进行着训练。

阳光下一辆闪烁着银光的简易车辆,在一名军人的操纵下缓缓的行驶着。

远处几名科研人员通过监测仪器测着宇航员的身体情况。

“为什么要在这里进行训练?”

孙明礼有些好奇的问道。年前第一次来到极乐岛之后,他就感觉像是进入了外星球。

各种千奇百怪的植物,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难怪星球大战会把这里作为外景地。

因为这些植物一看就像是外星的产物。

但是,他们为什么要到这里来训练呢?
“从地形上来说,这里更是接近月球,虽然宇航员们可以在万户角的训练中心里进行训练,但是月球车需要在这里进行实验。”

莱茵哈德看着远处那辆月球车,说道:

“毕竟在月球上他有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这里的荒漠和复杂的山地以及沙漠,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月球有些类似。”

“月球车……”

看着那台车轮宛如鸟笼一般的月球车,孙明礼说道。

“这是世界上唯一的月球车吧!”

“是的,不仅是唯一的,而且还是造价最昂贵的……200万元一台!”

这个价格不禁让人为之有些咋舌。

“200万一辆!
可真贵啊!”

“贵是贵了点,但是值得。”

莱茵哈德看着月球车说道。

“带上月球车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的决策。

月球表面环境复杂且广阔,仅靠宇航员步行所能到达和勘察的区域非常有限。

月球车的存在使得宇航员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移动,深入到更远的地方进行科学考察和样本采集。

月球车可以携带更多的科学仪器,在不同地点进行测量和实验,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虽然月球车本身有一定的重量,但它所收获回报是巨大的。通过月球车的行驶和探测,所收获的科学回报是巨大。”

其实,也是后发者的优势。苏联和美国率先实现了登月,但是他们的登月活动范围是极其有限。

按照两国公开的资料显示也就是探索了附近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

也正因如此,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才会把月球车作为一次登月的必然选项就是为了探索更大的区域,更大的范围。

虽然月球车看起来极其的简陋且原始,就是一个平板上装上4个轮子。但是在设计和制造月球车的过程中,仍然涉及到诸多技术难题的攻克,如轻量化设计、高可靠性、适应极端环境等。

“我们必须要探索足够大的区域才有可能发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莱因哈德的回答让孙明礼有些疑惑的朝着那辆月球车看了过去。

“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月球上又有什么?
答案并不是未知的,早在去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第11颗无人月球探测器“玉兔5号”就实现了月面自动无人采样并让样品返回地球。

虽然是之前苏联就实现了这个任务目标。但是通过那次探测获得的一公斤月壤。科学家们在其中发现一些让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东西。

正因如此,对于月球的探索,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是有一定目的性的。

只不过这一切都不为外界所知晓。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自从苏联和美国接连实现在月球的登陆之后,几乎没有人再去关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进展。

其实这再正常不过,就像大多数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第二高峰是哪座山峰的原因。

人们永远只能记住第一。

至于第二,往往是寂寂无闻的。更何况是第三呢?

只不过现在人们并不知道的是,虽然时间上远远落后于苏联和美国,但是他们或许会走的更远,至少在任务计划中,他们有着更为长远的打算和计划。

有时候,人们压根儿就不需要了解这一切。其实这正是太空竞赛最复杂的一面,它并不仅仅只是到达一个地方插上一面旗子。

无论是苏联也和美国也罢,他们都有各自的计划。作为这个游戏的参与者,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同样也有自己的计划。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无人知晓,往往第一个插上旗子的玩家不一定会是最后的赢家,就像美洲大陆一样,虽然西班牙首先发现了美洲大陆,

但最后的赢家却是其他人。

所以,太空中的插旗游戏,仅仅只是游戏的开始。

想要成为最后的赢家,还需要在很多领域进行突破,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本章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