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可乘之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嗯,末将明白。大帅请放心,我等必定拼死维持治安,绝对不给叛军可乘之机。”徐世绩神情坚毅地说道。

旁边的刘汝楫笑嘻嘻地问道:“恭喜大帅旗开得胜啊!”

徐世绩也附和道:“对呀,大帅,你是怎么料敌先机,提早预测到那伙反贼今天会袭击济州城呢?”

杨凌呵呵地笑道:“很简单,这是兵法上的常识,只要是稍微读过兵书的都懂。”

“呃,原来如此。”徐世绩和刘汝楫相视苦笑,感觉杨凌的解释有点敷衍,不过也不敢追问太深,免得引起杨凌的不快。

“对啦,大帅,听说你在战斗中受伤,现在伤势怎么样?”

“没什么大碍,只要休息几天便好。”

杨凌和徐世绩闲聊几句,随后吩咐道:“走吧,咱们进城再慢慢说话。”

众人走进济南府衙,立即有士卒抬来椅子,杨凌在主位上落座,众人跟着坐下。

这时刘汝楫才向杨凌汇报济州的情况:“大帅,目前济州共有青壮四万余人,其中男丁三万六千人,女眷有五千多人,不过有不少人逃散出城躲避灾难去,现在城里还有不少人。”

杨凌听完后,心里松弛下来,幸好济州府的人口并未减少多少,否则麻烦就大啰。

杨凌又询问道:“那些青壮和妇孺的情况如何?”

“目前还比较稳定,那些老弱病残倒还能干活,那些年轻力壮的基本都逃光啦,有不少青壮和妇孺已经投奔其它郡县去,估计是害怕被抓壮丁去送死吧。”

杨凌暗叹口气,这些百姓都是普通的百姓,不像他的部下,训练有素,不用担心被逼迫参加北伐。所以杨凌才让手底下的士卒带着他们撤离,毕竟谁都不知道叛贼的目标是什么,带上那些累赘的青壮实际是拖累,搞不好还会遭到他们的反噬,到时就麻烦大喽。

“现在官员的情况怎么样?”杨凌沉吟片刻问道。

刘汝楫答道:“官府的官员倒还好,都是按照大帅你的命令,从各地抽调的官吏。这些人倒是比较老实,没有闹腾什么幺蛾子。只不过这些人都是地方上挑选出来的,恐怕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要不咱们换几批人?”

“不必!”杨凌摆手拒绝道。

刘汝楫和徐世绩对望两眼,均露出疑惑的神态,既然杨凌已经决定要用那些官员,为何却又不肯改变初衷?
杨凌看出两人心里的疑虑,便解释道:“我现在手上有四千余兵马,如果把官府的那些人换掉,那这支部队就群龙无首,我们要控制局势恐怕就不容易,甚至有覆灭的危险。”

徐世绩和刘汝楫恍然醒悟,杨凌所言有理,若是把那些官吏换掉,那么这支部队必然会大乱,到时候要镇压就困难重重,所以杨凌宁愿继续用这些官吏,以期借助官员的威信来管束部队。

刘汝楫思忖片刻道:“那该怎么处理那些官吏?”

“这件事交给你办,你找几个伶俐的,把这几个月来济州府发生的事情详细写成奏疏,上报朝廷,就说济州城里出现大股匪患,济州府的官府不堪重负,最后只能弃城保命。同时,你要派人秘密联络其他地方的州县,让他们尽量抽调青壮组织军队勤王。”

刘汝楫听罢立即应诺,然后转身去安排具体措施。

杨凌看着刘汝楫离去的背影,想到刚才刘汝楫问他的话,忍不住摸着鼻头暗叹道:这种政治运作手段还真的挺复杂的,不愧是古代的权术家。

杨凌等人来到济州府,消息迅速传遍全州各乡。很多人在惊慌失措之后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纷纷赶来拜见这位拯救济州的英雄。

杨凌见到济州府的官绅百姓,倒也颇为高兴,毕竟这帮人都是大明朝的忠臣良将,如果能够为己所用,对抗清军是极有帮助的。

杨凌对待官绅百姓也比较友善,除非是那些刺头,他会直接拿下关押,然后交由徐世绩和李岩等人审判,至于那些没有犯案的,他会酌情给与奖励。

杨凌在济州待的这段时间里,济州的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不仅有徐世绩和刘汝楫等人的帮忙,济州本地居民的团结协作也是功不可没。

在这种情况下,杨凌也顾不得许多,把济州城的青壮全都集中起来编入部队中,以保证部队能够有效地维护治安和剿杀匪寇。

在这种情况下,济州的官场氛围越来越紧张,每天都能收到不少弹劾杨凌的折子,当然更多的是骂名。不过杨凌却是乐得清静,每天悠闲自在,过得惬意无比。

这天,杨凌正陪伴爱妾沈冰怡吃晚饭,忽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门帘掀开,周卫国风尘仆仆地跑进来。

杨凌见状连忙迎上前去,热切地说道:“卫国兄弟,你可算回来。”

周卫国拱手行礼道:“卑职拜见大帅(杨凌),卑职奉命率领麾下将士平乱归来!”

杨凌拉起周卫国的手说道:“卫国兄弟,欢迎回来!”

“谢大帅关怀!”周卫国说道。

接着周卫国指着自己身后的几个亲兵介绍道:“大帅,这是卑职麾下的副将郭东海、朱武、黄德祥、吴俊、赵秉钧,他们这次平乱立下大功。特别是郭副将,据说在平阳之战中立下首功,因为他在攻打平阳时带着部队突围,因此逃脱升天,后来侥幸活下来的士卒便推举他为副总兵。”

杨凌闻言不禁仔细观察起郭东海,只见他约莫二十七八岁,长相端正,身材魁梧强健,浑身肌肉虬结,显得孔武有力。

看完郭东海的资料后,杨凌满意地点点头,赞赏道:“好小子,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大帅,卑职叫做郭东海!”

“哦,原来你叫东海,不错,不错,好名字。”

随后杨凌扭头对着周卫国笑道:“卫国兄弟,这次能顺利取胜你功劳最大,不过我这个做大哥的可不能厚薄分明啊。这样吧,这个郭东海暂且留任你的部队,你先替他向你的顶头上司陈新甲请示,等你请示好陈新甲后,再让他过来报到。”

周卫国闻言微微躬身应道:“末将遵命!”

说完,周卫国对郭东海吩咐道:“还不快过来拜见你大帅?”

“是!”

当即郭东海走上前来跪地叩首道:“卑职郭东海拜见大帅,祝大帅圣寿无疆!”
杨凌哈哈笑着将郭东海扶起来,然后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不必客气,你能被卫国提拔为副总兵,说明你有勇有谋,日后定能建功立业。”

“卑职誓死追随大帅,肝脑涂地在所不惜!”郭东海朗声说道。

“嗯,好好干!”杨凌说完,然后对着杨鹤说道:“老杨,这些年辛苦你啦!”

“哪里哪里,都是下属应该做的!”杨鹤谦逊地答道。

杨凌又对周卫国说道:“卫国,今天咱们哥俩喝点儿酒,庆贺下东海晋级为副总兵。”

“是,谨遵大帅号令!”

杨凌随后便命人摆宴款待周卫国和郭东海等人。

席间觥筹交错,众人边吃边聊,从济州府目前的情况谈及未来的展。

杨凌沉吟片刻后说道:“目前我们在济州已经站稳跟脚,虽说还没有彻底掌握济州府的军政大权,但是整个济州府已经落入我们的手中,只需要慢慢地肃清内鬼,巩固实际控制权便可以将济州变为大明朝的郡县,到时候我便封你为济州知府兼广东巡抚。”

听到杨凌的话,郭东海顿时激动万分地说道:“大帅,您这是要委以我重任啊,卑职何德何能啊!”

“呵呵,你小子有胆有识,是个难得的将才。我之所以封你做济州知府是觉得你能独挡千军,能镇守住济州,所以我准备将济北、昌黎和临沂三县划拨给你治理,你可有信心担负起这份责任?”

“大帅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绝不辜负您和大家对末将的期望。”郭东海坚毅地说道。

杨凌点头称赞道:“有志者事竟成,有野心的人才是我辈中人。”

“大帅谬赞!”

“行,既然你同意担任广东巡抚,那就抓紧时间熟悉地方吧,等过几天我派船送你去广州,那边会有人接待你,具体怎么做你就和广东巡抚商量去吧。”

接着杨凌继续说道:“你刚到这里肯定还不熟悉,不妨先回去休息两天,等适应下环境,然后再考虑如何处置那四万流民,尽早让他们融入这座新生的城池。”

“遵命,卑职告辞!”

说罢郭东海便离开济州府衙,前往驻扎在附近的旅顺港休整去。

送走郭东海后,周卫国便和杨凌继续议论起眼下的形式。

杨凌问道:“卫国兄弟,你对于目前的局势怎么看?”

周卫国略作思索后说道:“依照卑职的意见,现阶段主要任务是招兵买马。至于其余的,暂时不用太在意!”

“嗯,你说得对,我们现在根基尚浅,没必要和那帮土匪发生冲突,毕竟那帮土匪现在只是疥癣之疾,解决掉他们并不麻烦,但若是将其逼反,那就得不偿失。不如等咱们真的站稳脚跟之后再说!”杨凌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知道咱们该招募多少兵员?”

“我看这样吧,这些天我抽空去各乡各村调查下情况,弄清楚本地的具体情况。等弄清楚之后,再征集合格的青壮男子。”

“行,就按照大哥的办法办,不过我估计这事儿很难办,除非咱们能拿出足够诱惑人的条件,否则的话这事儿很难办妥。毕竟谁不愿意多吃口饭呢?”

“这倒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管是穷人还是富户都喜欢占便宜。更何况咱们现在是在救济灾民,要是没有点儿好处人家凭啥拼死拼活卖命呀。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没有这么丰厚的条件恐怕也吸引不来百姓!”

“是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行,那就依大哥所言,你抽空跑腿儿去,把情况搞清楚之后咱们再做打算!”

“没问题!”

就这样,杨凌率领着济州府的官员开始在四府征粮征兵,同时在城外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与此同时,杨凌还命人通知各县城和州县的县衙和各大族,凡是愿意捐献粮食或者物品的全都优先录用,不过价格比较高,每户缴纳10石粮食和五匹布料即可。

对于杨凌的举措,济州府的那些豪门大户自然是纷纷响应,因为他们家里都缺钱。

虽说他们平时花销大,但是家里有钱,不愁饿肚子。更重要的是,杨凌许诺他们每人可以免除五税二的苛捐杂税,只需要支付10斤谷子或者是2石棉布就可以,这样的好事儿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不仅仅是那些大户人家踊跃捐赠粮草物资,其他贫寒百姓也不例外,纷纷捐助粮米粮油。甚至于连那些山贼水匪都有所表示,他们的粮食不要钱,直接送给杨凌。

杨凌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收购这些粮食也是为自己增加财政收入,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不到半月功夫,济州府周围的八九个乡镇便被济州府征召来的数万灾民填满。

当然啦,济州府周围八九个乡镇可不单单只有灾民,还有无数逃荒的灾民。他们大多是附近的村庄遭受洪水洗劫之后逃难到这里的,由于沿途没有补给点,只能向东逃窜。

在路过济府时,更是有数以万计的灾民涌进去,最后只剩下不足千人,可以说这是近几年来灾区逃难最严重的时候。

灾民到达后,立即被安排到各处修建房屋,并且在附近设立粥场和各种义仓,以确保灾民的温饱。

在粮仓修好后,济州城里的官吏也组织灾民在城外搭建窝棚,供灾民居住。同时杨凌也从各处抽调人手到济州城,协助这些灾民修筑房屋。

在这次募兵的过程中,杨凌也亲自带队参加募兵,不过他没有急着拉拢这些灾民,反倒是让这些灾民自己选择。(本章完)
sitemap